柳州职业技术大学“八桂青语·匠心传新”实践团三江行 :文化推普双轮驱动,共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新闻网消息(文/校团委社团工作部 覃凡雅、校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 罗忠金 图/校青媒中心)2025年7月14日-17日,骄阳似火却挡不住青春的热情,共青团柳州职业技术大学委员会“八桂青语·匠心传新”中华文化传承实践团一行,怀揣着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奔赴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镇高定村,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成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与语言普及的先锋力量。
推普赋能乡村,搭建沟通新桥梁
作为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重点团队,“八桂青语·匠心传新”实践团深知推广普通话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他们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全面了解了当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现状,特别是针对老人、儿童等重点群体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在乡村推普文化晚会上,实践团成员与村民携手共演,用普通话演绎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唱响着一首首动听的歌曲。这场晚会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与碰撞,让普通话在欢声笑语中深入人心。
支教播撒希望,传承文化薪火
实践团为当地学生开设了书法、手工等传统文化体验课,将优质的文化资源送到了孩子们的身边。书法课堂上,队员们将规范汉字书写教学融入书法课程,让学生在书写中感受汉字的美与普通话的韵律;手工课上,他们用五彩斑斓的扭扭棒变幻出栩栩如生的图案,将民间艺术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除了传授知识外,实践团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他们组织了一次升国旗活动,让孩子们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感受到祖国的伟大与荣耀。通过这些活动,实践团不仅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文化的种子,更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
科技引领创新,共绘文化新篇
在活动过程中,实践团充分利用新媒体、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实践团开展“乡音驿站”互动课,用方言辅助教学,编写《日常沟通30句》图文手册、邀请村民录制方言,共同制作双语(普通话+方言)宣传视频,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爱上侗族文化;此外,实践团将根据此行收集的资料开发侗族文化及推普宣传相关的小程序,借助科技力量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文化传承的效率与效果,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家电维修惠民,点亮乡村生活
实践团深知乡村生活的不便,家电维修难题常常困扰着村民。为此,团队特别组织了家电维修志愿服务活动。成员们凭借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携带专业工具,在高定村设立了临时维修点。成员们认真检查每一个故障点,仔细分析问题原因,熟练地进行拆卸、焊接、组装等操作。在维修过程中,成员们还耐心地向村民讲解家电的日常保养和简单故障排查方法,提高村民的家电使用和维护能力。
从文化瑰宝的探寻到推普桥梁的搭建,从家电义修的暖心服务到支教薪火的传承点燃,柳州职业技术大学“八桂青语·匠心传新”实践团以青春之笔,在高定村绘就的一幅乡村振兴壮美画卷,每一步都坚实有力,每一处都彰显着青年学子的责任担当。相信在青春的赋能下,乡村振兴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乡村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团队认真开展普通话推广及调研
与当地村民联合举办“村晚”
开展书法文化体验课堂
开展家电义务维修
团队合影
部门网站审核:一审 覃露颖、二审 杨燕华、三审 刘明皞

用户登录